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若干热点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http://www.szjkw.net 苏州健康网 2004-11-08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为扩大急诊科医师的视野,将心血管医学范畴内的部分热点作一简要介绍。 一、现代心血管医学重点发展趋势-从干预到预防 医学领域里许多观念起了重大变化,唯有预防为主的观念没有改变,但恰恰是预防为主这一原则至今仍然贯彻得最差。 (一)心血管疾病以预防为主的重要性 1 ,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杀手 2002 年我国主要疾病死亡率(表1) 显示,
2,治疗手段的局限性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结局,除极少数疾病(如某些先心、预激综合症)可以通过手术或介入治疗获得根治 , 绝大多数治疗方法仅能减轻、暂时缓解病情,延缓病变进一步发展。 (二)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1,发生心血管疾病一半归之于不合理的生活方式 在2003年第76届美国心脏病协会年会上,美国CDC专家提出,心血管疾病50%归之于生活方式(吸烟、不合理饮食和缺乏运动),20%归之于基因遗传,20%归之于环境因素,10%归之于患者的治疗。而目前状况本末倒置,绝大部分力量投入疾病的后期治疗,明显缺乏预防力度。因此,新任53届ACC主席Michael Wolk教授呼吁,心血管专科医师应实现从干预到预防(From intervention to prevention ) , 在人们健康时,保护人类健康,而不是等心脏病失控时才去救治 2,国外预防的成就 美国1970年以来,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、防治高血压与高胆固醇血症以及治疗技术的进步,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50%,1950年以来脑卒中的减少更为显著。 3,我国对预防的研究 例如我国前瞻性研究得出,舒张压每相差5mmHg,脑卒中发病危险性相差46%,冠心病事件发病危险性相差24%。 (三)可以实施的预防措施 包括一级与二级预防 1,改变生活方式 坚持运动,每日有氧运动 30min ;合理饮食(限盐、限糖和限脂肪),包括以植物食品为基础的低脂肪饮食,减少简单碳水化合物的摄入,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的摄入;戒烟;注意控制精神紧张。例如JNC7指出改变生活方式一段时间对血压下降的效果(表2)
研究还表明,大幅度改变生活方式,甚至可能逆转即使是严重冠状动脉病变。 2 ,及早治疗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慢性疾病 例如,将升高的血压降至合理的水平并维持之;积极防治糖尿病;使用他汀类药物干预高脂血症。 3 ,将预防的原则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例如对心衰的治疗不停留在血液动力学改善、症状缓解,而进一步要求阻断有害的某些神经体液机制,中断和逆转心肌重塑,延长患者的寿命。对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不一味追求心律的控制,更重要的是预防发生猝死的危险性;治疗老年房颤,不满足于心室率的控制,还应积极使用抗凝剂,降低血栓栓塞的发生率。对高血压应视为高血压综合症,治疗不停留于血压降至目标水平,还应查明和处理可能存在的种种危险因素,以期取得更加满意的防治效果。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[上一页]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下一页] | 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稿源:苏州医学会 作者:苏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急诊科 金绍国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