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腔健康新概念 |
http://www.szjkw.net 苏州健康网 2004-11-02 |
一、口腔健康是衡量社会文明和进步程度的标志之一 当今社会的交往增多,人际间的接触更频繁了。口腔健康,整齐洁白的牙齿,是外表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,客观上已成为人们择业、择偶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。如果一张嘴就露出满口的坏牙,发出难闻的气味,不仅是不健康的,也是不文明的。 牙齿的缺失也会影响正常的身体发育和正常的言语功能。因缺失牙齿的支持而造成塌陷,失去了面部正常的丰满度,会使人显得苍老,妨碍人们正常的社会交往和生活,造成精神与心理上的负担。 二、健康的牙齿可以伴终身 在人们的意识里,“老掉牙”是一种正常现象。随着口腔保健知识的宣教,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,特别是现代口腔预防医学的发展,人们已能有效的控制龋齿、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,使千百万人的齿龄和寿龄大致相同。 日本厚生省提出“80.20”口号,即在80岁时,仍保留20颗健康的牙齿;欧美国家提出“99.77.22”口号,即99%的人在77岁时拥有22颗自己的牙齿,实践证明这些均不是“梦想”。 我们要相信科学,转变观念,重视自我口腔卫生保健。从现在做起,从儿童做起,健康的牙齿就能伴终生。 三、口腔健康投资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会提出更高层次的口腔卫生健康需求。在城镇较富裕的人群中,舍得花钱进行智力投资,但主动花钱买口腔健康,向口腔健康投资的,还是少数行为。 我们现在的观念,是重视医疗治疗,却忽略了预防保健。健康权威专家洪韶光教授在北京市郊调查时发现,有户年收入20多万的农民,过年鞭炮一买就是几千,可全家7口人就用一把牙刷,结果其中有4个人得了高血压。实际上口腔的健康,可以减少很多疾病,如动脉硬化,心脏病,肾病等。在国外,口腔健康是第一重要的。 人们多数是被动地等到有病时才就医,这样花钱又多,痛苦又大。就发病率较高的口腔疾病――龋齿来说,几乎每百人就有半数以上的患者,但如果早期预防,就可减少30%的发病率,费用也只要治疗费用的10%左右。在门诊常常发现许多病人来时,牙齿已经到了不得不拔的地步,令医生十分惋惜。我们应该提倡“无病寻医保健康”,主动进行健康投资,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,达到健齿强身的目的,这样做也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国策。 四、关注世界第三大疾病――龋齿 牙病是危害人数最多的疾病之一。仅以龋齿患病率为37.3%标准,我国就存在11亿该补的牙,以牙周病的患病率65%计算,全国就有7.8亿人需要至少一次的洁牙治疗。因此龋齿已被列为世界上第三种最主要的疾病,仅次于冠心病和癌症。 目前我国一名口腔医务工作者平均要负责5万人的口腔疾病治疗,仅将10多亿的龋坏牙补好,几百吨的牙石清除,就是让全体口腔工作者夜以继日的工作,也要花费50年的时间。 五、提高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 一副健康洁白的牙齿是口腔和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,也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仪表风采。如何提高我们全民族的口腔健康水平,只有一个答案,即预防为主,防治结合,以治养防,以防促治。 保护牙齿健康,有效预防口腔疾病,最基本、最主要、也是最经济的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刷牙。国外有人提出“三三三”制,即三顿饭后的三分钟内刷牙,每次持续三分钟。还有报道称,饭前刷牙更有利。因为龋齿的形成,主要因素是牙垢与食物中的糖分发生反应,形成酸性物质,进而腐蚀牙齿,只有在饭前刷牙,才能将牙垢去除,才能大大减少酸性物质的形成。 |
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齿为先”,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,都是先经过人的口腔。口腔的健康状态,是反映生命健康质量的一面镜子,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文明人,在口腔卫生健康方面,应具备哪些新概念呢?
稿源:本站原创 作者:徐美英(苏州市口腔医院副主任医师) |